就在顾客家的院子里,借上两张餐桌一拼,就摆开阵势弹棉花翻棉絮。他们要的工钱不多,
只求顾客家能管饭。这样一来,他们生意很火爆,特别是那些七八户人家的大院,
一两天的活计都做不完,早上去,晚上回,一日两餐都能吃转饭管饱。但住的问题就很恼火,
他们只能到郊外的桥洞下去睡觉,却常常遇到其他乞丐的恶欺。有一次,干活的工具被抢,
花光了所有的工钱积蓄才赎回。还有一次,闺女红姑也差一点就给人祸嚯了。
这样的流浪日子过了一年多,小城的大街小巷几乎都跑了个遍,生意也渐渐清淡了许多。
因为每家的棉絮,翻一次就够用上几年,甚至十几年了。城里的生意做完了,
他们只好往乡下走。一个偶然的机会,他们来到了现在的这个村子——西乡大村。这个村,
人居三百多户,是方圆几十里最大的一个自然村。他们来后,大半年的时间,
几乎把全村各家各户的旧棉絮都翻新了一遍。最为幸运的是,这个村,
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安身落脚的住所,也就是现在的这个破旧小院。这小院,
原是一对孤寡老人的祖业,因儿子早逝,另一个女儿又远嫁到内地,
屋子坍塌了一大半也无人打理。两个老人相继走后,因这小院地处村子的最外围,
又紧邻山下的河滩和大片的坟地,大家都忌讳这里的风水。所以,也就无人问津,成了荒屋。
棉花匠师徒和傻闺女三人,经得村民的默许住到了这里。因他们为人谦和本分,活计做的好,
又不计较报酬,还常常为村里做些修桥补路的善举。渐渐地,就被大伙接纳,融入了这里。
村民们给三人都取了个绰号,管师傅叫“棉花糖”,谢三娃叫“谢老拐”,红姑叫“傻姑”。
师徒三人不仅翻修了两间屋子,还在闲暇之余还开垦了一片山地,种了些玉米,
养了一头小牛和几只羊子,生活也渐渐走上了正轨。可天有不测风云,好日子没过多久,
师傅便染上了肺痨,强撑了一年的光景,便撒手走了。但在走前的半年,
他就把闺女托付给了徒弟,硬逼着解三娃娶了...
阿桃
雨夜不带刀
姜汁可乐
为爱写诗
吾C
枣冬愿
姜汁可乐
妤与渔
娅一娅
爆汁咸鱼
Grind
林烬月
豆芽菜
听落雨